中新網|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無標題文檔
無標題文檔

從琉璃世家走出來的“Z世代”女孩: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

從琉璃世家走出來的“Z世代”女孩: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

2022年06月25日 14:3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見到張珺靚時,她正坐在工作臺前,身體微微向前傾,用工具在素坯上瀝線!「哂昵 攝

  中新網太原6月25日電 題:從琉璃世家走出來的“Z世代”女孩: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

  作者 高雨晴

  “愿做一顆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螢火,讓琉璃永放華彩。”“95后”女孩張珺靚不僅愛美妝穿搭,也鐘情傳統(tǒng)文化,在外人看來枯燥且沒有“錢途”的“琉璃事業(yè)”,如今成為她的偏愛。

盛夏時節(jié),山西太原東山上,被住宅小區(qū)包圍的巷子中,藏著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工作室,一件件精美的琉璃工藝品 高雨晴 攝

  當下的中國,越來越多的“Z世代”愿意走進“非遺世界”,他們不僅想“瞧一瞧”,還要“學一學”,最終將成果通過短視頻在網上“曬一曬”。當傳統(tǒng)“老手藝”遇上“新匠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盛夏時節(jié),山西太原東山上,被住宅小區(qū)包圍的巷子中,藏著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工作室,一件件精美的琉璃工藝品正是從這里誕生。烏黑長發(fā)披肩,身穿中式領白襯衫搭配淡藍色長裙,記者見到張珺靚時,她正坐在工作臺前,身體微微向前傾,用工具在素坯上瀝線。

工作室內!「哂昵 攝

  對于“新匠人”張珺靚而言,踏入“非遺傳承路”是偶然,也是必然。

  張珺靚出生于1998年,其外祖父葛原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琉璃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同時也是蘇氏琉璃第七代傳承人。從小在外祖父家長大的她,在耳濡目染中,對琉璃產生濃厚興趣。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古時,大到皇家林園、廟宇殿堂,小至影壁神像、文房飾品,都少不了琉璃裝點。山西是“中國琉璃藝術之鄉(xiāng)”,張珺靚所學習和傳承的蘇氏琉璃,是山西琉璃的主要代表。清嘉慶年間,蘇氏琉璃還曾是北京皇宮指定的供瓦基地。

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琉璃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葛原生!「哂昵 攝

  2020年大學畢業(yè)后,張珺靚便回到家鄉(xiāng)山西,加入“琉璃團隊”中,正式跟隨外祖父學習琉璃制作技藝!拔覀兠刻於家黄鸸ぷ,無論大小問題,他都親自為我解答。”

  繪畫功底、動畫專業(yè)、家族傳承……這些都成為張珺靚“非遺傳承路”上的“加分項”。與此同時,作為“Z世代”的她,還利用互聯(lián)網,在其社交媒體平臺“曬”出制作琉璃的日常。由于多數時間沉浸于“琉璃世界”中,張珺靚時常忘記錄制新視頻,引得不少關注她的網友“催更”。

張珺靚正在素胚上瀝線!「哂昵 攝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琉璃,張珺靚不斷探索傳統(tǒng)與現代的融合,設計開發(fā)了琉璃系列的文創(chuàng)產品,包括花瓶擺件、文房用品、把玩小件等,賦予老物件新活力。

  工作室內一架子上,一個個小巧玲瓏、色澤明亮的繡墩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袄C墩以前是用來坐的,而我們結合山西元素,將它變成一個可以把玩的工藝品!睆埇B靚介紹,該繡墩中間的“孔方兄”有“鼓起來”的寓意,代表著“錢包鼓起來”,可作為文房鎮(zhèn)紙、心儀擺件,很受年輕人喜愛。

張珺靚和朋友正在討論設計方案!「哂昵 攝

  張珺靚還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將通常作為點綴的紅色當作主色之一運用。“我制作了一件玉壺春瓶,主題是具有山西民俗特色的嫁娶場面,這件作品中大篇幅運用了紅色,以體現這一喜慶畫面!

  一直以來,張珺靚都視外祖父為人生偶像!袄褷敾私陼r間,將蘇氏琉璃失傳百年的‘孔雀藍’重放異彩,并毫無保留地傳回給蘇家后人,他的格局之大及待人接物、對工藝嚴格要求的態(tài)度,都令我非常敬佩!泵空劶按耸,張珺靚總是引以為傲。

圖為張珺靚參與完成的部分作品!「哂昵 攝

  在張珺靚看來,作為年輕一代的非遺傳承人,最需要的是一顆“守得住”的恒心。帶著對外祖父的崇拜和對琉璃的熱愛,張珺靚希望做好琉璃藝術的“手藝人”,讓傳統(tǒng)文化獲更多年輕人青睞。(完)

廣告
廣告
廣告
關于我們| About us| 聯(lián)系我們| 廣告服務| 供稿服務| 法律聲明| 招聘信息|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

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