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西新聞11月5日電 “雙11”期間,快遞行業(yè)迎來派件高峰。居民網購的日用品“送貨進村”,鄉(xiāng)村農產品銷往全國。據山西中通初步統(tǒng)計,今年“雙11”所派送的快遞中,“農村件”占比明顯更高。
11月4日,山西中通快遞陽曲網點,60名操作員在分揀線前忙碌著。
面對比平時多出許多的快遞包裹,該網點規(guī)劃盡快上一條自動化分揀線,這樣分揀速度會更快。眼下,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收快遞,也能將農產品送上車。今年“雙11”最大的變化,是鄉(xiāng)村的快遞業(yè)務量持續(xù)提升,村民的“購物車”里,鞋帽衣襪、海鮮、家用電器,品類豐富多樣;村民寄出的快遞包裹中,有應季水果、五谷雜糧等。
山西中通陽曲末端管理員田雷介紹,為應對收派高峰,陽曲縣快遞共配中心增加了操作員和車輛,并把原有的6.8米運輸車換成了9.6米運輸車,一趟能拉更多快遞。
兩輛車日均前往晉中祁縣的中通快遞省級轉運中心兩趟。該轉運中心位于山西中通電商快遞產業(yè)園內,這里采用的分揀設備中,有不少是目前華北區(qū)域最先進的。同時,產業(yè)園內上線了自動化裝車、自動化下包及無人供件等科技智能設備,讓進出港處理快件的能力翻倍提升。
據統(tǒng)計,今年以來,山西中通在全省攬件及派件量中,農村地區(qū)的業(yè)務量占比持續(xù)提升,農村市場在成為快遞業(yè)新的增長極方面“勢頭強勁”。
陽曲縣中通網點負責人表示,去年8月份前,快遞進村覆蓋范圍小,網點的日均處理快遞量不到2萬件。去年8月份開始,在山西中通的牽頭“共配”下,快遞服務覆蓋了陽曲縣98個行政村,不僅進一步暢通了城鄉(xiāng)商品雙向流通渠道,快遞進村時效也變得更快。旺季期間,網點日均處理的快遞量達3萬余件,這些包含近六成農產品的快件搭載中通快遞車輛發(fā)往全國各地。
自從快遞進了村,有不少年輕人為村里的小米、雜糧、蘋果、玉米等農特產品增添了線上銷售渠道。在陽曲縣高村鄉(xiāng)高村村,36歲的劉冰燕搞起了抖音直播帶貨,售賣自家新收獲的小米,日均訂單幾十個。每天都有快遞車來到村里,把這些訂單包裹帶走,用最快的速度送到買家手中。
目前,山西中通快遞在全省設有4個大型轉運中心,更好地助力農產品銷量“跑”出加速度。(完)(馬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