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山西新聞4月29日電 五一小長假將至,坐落于北岳恒山腳下的渾源古城,以其"龜城蛇街"的玄妙格局和十余處國家級文保單位,成為京津冀晉短途游的熱門之選。這座按八卦形制營建的千年古城,正以"建筑博物館"的獨特姿態(tài),邀游客穿越時空對話歷史。
在4.5平方公里的古城肌理中,三大"國保"建筑群構成文化金三角。元代永安禪寺以滿墻元代壁畫驚艷世人,金代圓覺寺磚塔頂端的鐵鑄翔鳳,作為現(xiàn)存唯一古代候風儀實物,見證著八百年前的科技智慧。始建于遼金的文廟建筑群,黃綠琉璃瓦在春日陽光下折射出千年文脈。
深度文化體驗成為今年古城旅游新亮點。占地萬余平的栗毓美陵園,通過漢白玉雕刻群講述著清代"拋磚筑壩"治水智慧;活化利用的渾源州署,不僅復原了明清官署風貌,更打造全國首個衙署主題酒店,五一期間將推出實景古裝巡游。麻家大院內的錦茂草堂博物館,則以73間展室系統(tǒng)展示青銅器、古瓷器和民俗文化。
新晉網(wǎng)紅打卡地梵沙宮藝術空間,將自然美學與禪意修養(yǎng)相融合,游客可在此體驗古法香道、茶藝療愈。古城東南隅的歷史文化展示館,溯源、恒宗和文脈三大板塊呈現(xiàn)渾源文明史。館內通過精美文物、翔實史料與多媒體技術,全方位展現(xiàn)了渾源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燦爛文化,讓游客沉浸式地領略古城獨特魅力。
暮春時節(jié)的渾源,正以歷史厚度與人文溫度,靜候八方來客共赴文化之約。(完)
(渾源縣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