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西新聞5月1日電 (范麗芳 趙波) 正值“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中國(山西)第23批援吉布提醫(yī)療隊12名隊員,用汗水與堅守詮釋“勞動最光榮”的真諦。
手術臺上的“生命守護者”
口腔科王瑋:兩臺高難度手術連軸轉,從框周軟組織裂傷的精細縫合,到上牙槽骨骨折、下唇穿通傷的“保牙攻堅戰(zhàn)”,他以毫米級的精準操作,為患者重拾笑容。
神經外科段海鋒:4月30日,他為一名腦外傷術后患者實施顱骨修補術。術中,他巧妙取出埋藏于患者腹部的自體骨瓣,創(chuàng)新采用“骨瓣鉆孔+縫線固定”技術,完成了一場“腦與腹”的生命接力。
骨科楊青:4臺手術無縫銜接——從脂肪瘤切除到手指截肢,從兒童骨折內固定取出到高齡老人微創(chuàng)髓內釘固定,他用雙手托起生命的重量。
泌尿外科劉云波:5臺手術挑戰(zhàn)極限,右腎盂取石、前列腺增生切除、輸尿管支架取出、雙腎造瘺……
普通外科朱鋒:急診闌尾炎、膽囊炎、混合痔……他化身“多面手”,特別是PPH手術(吻合器痔上粘膜環(huán)切術)的推廣,讓當地醫(yī)護直呼“值得引進”,為更多患者點燃希望。
幕后“英雄”撐起一片天
麻醉科郭飛:每一臺手術的成功,都離不開他的精準麻醉。他像手術室的“隱形守護者”,用專業(yè)為患者筑起安全屏障。
心內科劉影:病房里,她與時間賽跑,為心臟病患者制定診療方案,用細致入微的關懷守護每一顆跳動的心。
翻譯賈鳳英:語言不通?她架起溝通的橋梁!從手術室到病房,她的專業(yè)翻譯讓醫(yī)患之間“零距離”。
中醫(yī)科王銀珍、茹梁艷:中醫(yī)門診接診50余人次,針灸、拔罐、推拿……她們以東方智慧為患者緩解病痛,讓中醫(yī)文化在異國生根發(fā)芽。
耳鼻喉科馬建昆:門診接診30余名患者,從耳疾到咽喉問題,他以耐心與專業(yè)贏得信任。
廚師田志強:無論手術結束多晚,他總在廚房守候,用一鍋鍋熱氣騰騰的飯菜溫暖隊員的心。他說:“你們守護生命,我守護你們!”
這支醫(yī)療隊中,有人連續(xù)站立數個小時手術,有人為患者反復講解病情至嗓音沙啞,有人深夜仍穿梭在醫(yī)院……正如中國(山西)第23批援吉布提醫(yī)療隊隊長王銀珍所言:“在吉布提,我們的價值就是讓更多人重獲健康!(完)